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乾柜,(https://xueqiu.com/1869082654/145360584)
从2000万到100亿,对一家私募基金而言,实现管理规模翻500倍,需要多久?明汯投资给出的时间,是四年。但在裘慧明心中,100亿的规模,只是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四年前的股灾中,裘慧明的量化模型用超额收益战胜系统性下行,在高散户化、低有效性的A股市场实现了“降维打击”。四年中,伴随着规模的壮大,明汯投资不断地钻研精进量化模型,挑选和培养的人才梯队,最终支撑起了持续的超额收益。
2019年中,明汯投资的管理规模突破了100亿。而四年前的2015年,明汯投资发行第一只产品时,规模仅有2000多万。
4年间,明汯投资的管理规模实现了500倍的增长。这种增长一方面是复利回报带来的内生扩张,一方面也是实际业绩吸引投资者不断追加资金。
今年上半年,很多主动管理型基金都没跑赢市场,而明汯投资市场中性产品年内收益几乎追平了沪深300。同时,明汯投资旗下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也差不多将对标指数的收益增强了一倍。
如此的超额收益催生了如此的规模增速。那么明汯投资掌门人裘慧明究竟是如何创造了这样的超额收益,他的“500倍秘诀”又是什么呢?
01
对A股的"降维打击"
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,裘慧明即在华尔街开始做量化投资。到2006年时,裘慧明已经在美国管理着26亿美元的资产。
如此算来,明汯投资如今的产品规模其实才刚刚达到13年前裘慧明在美国量化机构时的管理规模。而明汯投资近4年的快速成长,对裘慧明来说也只是一个开始。
2013年,裘慧明回国创业,并在2014年创立了明汯投资。他将应用在美股市场上的先进技术、前沿理论和成熟体系也带回了国内,将美股市场上验证有效的量化因子用到了A股市场。这对高散户化、低有效性的A股市场算是一种“降维打击”。
2015年2月,明汯发行第一只量化股票多头产品,到2015年5月股市高点时,这只产品净值已经翻倍。尽管在2015年下半年,A股经历了两轮股灾,但该多头产品仍然实现了正收益。
而明汯在2015年5月底发行的一只多策略市场中性产品,虽然生于较高的市场点位,但在其后几个月的市场大跌环境中,该中性产品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绝对回报。
在2015年的这轮股灾中,明汯能用超额收益战胜系统性下行,主要因为裘慧明用了两个美股市场的量化因子:基本面因子和反转因子。在系统性下跌中,绩优股更加抗跌。快熊中,反转信号往往会带来一轮幅度较大的反弹。裘慧明将美股量化因子进行筛选,挑选最有效的因子构建了明汯模型的1.0版本。
最终,实盘业绩证实了模型的成功,也让更多资金开始认可裘慧明。到2015年底时,明汯的管理规模已近20亿。
02
量化模型的持续进化
当然,仅仅照搬美国股市的量化策略还远远不够。2015年的超额收益仅仅是个开始,接下来裘慧明必须确保超额收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于是,明汯的模型在2016年开始了其进化之路。
1)引入更多有效因子
明汯模型1.0版本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日内交易策略。明汯首先改进的即是交易策略的多样性。从5分钟、半小时量级的日内交易策略,到多小时、多日的日间交易策略。明汯从不同时间维度挖掘有效的量价因子。
此外,除了量价因子,明汯也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基本面因子和事件因子。
基本面因子从企业财务数据中提炼,是将价值投资“量化”。基本面选股策略投资跨度更长,也能容纳更多的资金。
事件因子则是捕捉市场对特定事件反应的时滞性或是无效性。比如重大消息出现后,市场没有立刻反应,或是短期反应过度,这些都会带来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。事件因子与量价因子、基本面因子相关性很低。在量化模型中加入事件因子能极大的提升策略多样性。
量化基金如何利用量价因子和事件因子赚取超额收益可参考下图:
2)大量开展“机器学习”
如今,人工通过线性模型已经很难挖掘出更多的有效因子,美国的主流量化私募都开始用机器学习处理非线性模型。
明汯投资也在大量应用“机器学习”,特别是在日内量价因子的挖掘上。这套更优秀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发现了传统方法的很多盲点,贡献了诸多有效的量化因子。
先进方法的应用、更多因子的开发、模型的持续更新,多重努力之下,2015年以来,明汯实现了持续的超额收益,其市场中性产品未出现过单年亏损。在这超额收益的背后,既有裘慧明量化投研的优势,也有其团队经营的成功。
03
海外人才的不断引入
伴随明汯成长的,是裘慧明一手挑选和培养的人才梯队。挖掘不同量化因子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。
挖掘量价因子需要极深的数理基础,挖掘基本面因子需要丰富的财会知识,而挖掘事件因子则需要对股市逻辑有透彻理解。在这些基本技能之上,裘慧明要求每个队员都能为团队带来一些“新东西”,新的视角、新的理念、新的方法等等。
明汯还与海外机构合作,直接从海外招有一流量化基金工作经验的人才,或是名校刚刚毕业、思维活跃的博士。
把团队做强做大,公司和管理规模自然也会随之扩张。
2019年,明汯管理规模达100亿,与发行第一只产品时的2000万规模相比已增长500倍。但裘慧明觉得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“国内量化基金的总体规模还太小。像美国D.E. Shaw基金的头寸是整个市场一天的交易量。而中国就连规模做到市场交易量10%的私募都没有,只有公募量化里面才有接近300亿的。”
未来,明汯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Two Sigma、中国的Citadel等等这类世界知名量化私募常青藤。目前来看,裘慧明在这条万里长征路上已经越走越平、越走越宽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精选明汯旗舰产品:
1.明汯多策略对冲产品:2015年成立,每年正收益,历史最大回撤4.4%,平均年化收益率22%+,固定收益产品的替代品,100万起投,每月开放申购赎回;
2.明汯稳健增长:沪深300增强产品,复制指数增长,且稳健的跑赢指数15%-20%每年,年化收益率在33.45%,进取型产品;
指数增强产品简单讲:
1. 行情好的时候,当年指数上涨,涨得比指数多
2. 行情不好的时候,当年指数下跌,亏得比指数少
或更多精彩内容和联系请关注公众号:laocaishen88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是一个有态度的,
金融知识分享平台,扫码关注,带你一起
学理财、懂投资、多赚钱、防掉坑!
(聚焦:银行理财、公募、信托、保险、股权、二级市场、海外房产、移民、留学、美元投资等资产配置与高端定制化服务!)
声明: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,仅供参考。引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