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你肯定不知道!松江几个别称是怎么来的

分类: bet3365.com 2025-07-17 18:06:37 作者: admin

小昆山远离尘嚣,景色秀美、是个潜心攻读的好地方。他与陆云在此,度过了十年清雅耕读生活。

在这十年,他的知识得到了积累、他的文才得到了升华。,《文赋》、《平复帖》等旷世佳作都是十年耕读的丰硕成果。也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。唐太宗李世民就评价陆机说:“远超枚马,高蹑王刘,百代文宗,一人而已。”

在三国两晋时代,濒临东海的华亭一带还是丹顶鹤迁徙往来的地方。这从地名上可以看出。如离松江不远的嘉定就有南翔。南翔者何?鹤也。

养鹤就要放鹤,就像养犬需要遛犬一样。据说他们放鹤常常从小昆山一直向东放,直到现在闵行的召稼楼,有时还要远些,要到东海滩涂方止。

他们仰天长啸,白鹤则从天际回旋而降,落于他们身边,引吭长唳!

人与鹤,与原野,与长空浑然一体。

那是一种自由心灵与质朴自然互相应答的美。

这是真正的读书生活!

可惜的是,如此翩翩风度的名士,一但踏上仕途,却因书卷气重而遭人陷害,,为司马颖所杀。陆机在临刑前想到了当年隐居小昆山耕读放鹤的潇洒生活,叹道:“华亭鹤唳,岂可复闻乎!”时年仅四十有三。

这一句“华亭鹤唳,岂可复闻乎!”的感叹,让他悲剧的人生结局,蒙上一层诗意。于是凄惨就转化成了凄美。这大概也只有像陆机这样名士才能做到。

茸城:茸乃鹿也,松江早年土地肥沃,适合鹿群繁衍生息,所以自有“十鹿九头回”之美称。所以之后人们称松江为“茸城”。除此之外,松江的别称还有“云间”、“华亭”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原先松江的名称是“淞江”(即现在的苏州河),可因洪水泛滥造成大片灾区,为了避邪去灾,人们将“淞”字去三点水,改称“松江”。

“云间”是松江的别称、雅称、尊称。

陆机、陆云在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入洛(洛阳)之前,曾在家乡苦读十年,撰写诗赋,颇有文名。不仅在吴郡广有诗誉,而且在西晋都城洛阳亦很有影响。二陆到洛阳以后,即得到西晋大臣、文学家张华的赏识。张称二陆为江右“二俊”,人才难得。

张华(公元232――300年)字茂光,范阳方城(今河北固安)人,晋初任中书令、散骑常侍。曾排除异议,力劝晋武帝统一南方。其诗浮丽,后人评其为“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”。但他对人才十分器重。在洛阳时,其家名士常来,贵客盈门。二陆自然成成他家座上客。

一次,陆云到张家华家登门造访时,洛阳名士荀鸣鹤也在张家。张叫荀、陆二人互相自我介绍,以利初识之后的相互了解。当时文士,极重仪表,极讲礼节,自我表述,文质彬彬。彼此坐定之后,先是荀自表姓名说:“日下荀鸣鹤。”接着是陆自我介绍:“云间陆士龙。”两人简介,含意极其丰富,意韵极为深远。先看荀之言,“日下”既代指洛阳,又实指自我:“鸣鹤”,既是人名,又指仙鹤清越的叫声。仙鹤,是有灵气的珍禽,又是长寿的象征。荀的自我介绍,暗寓着“我是洛阳名士”的意思,但又不失谦恭,不露傲气,恰到好处,十分得体。

再看陆云的自我介绍。陆云又叫陆士龙,“云”与“龙”能有机组合、巧妙安排成一个五方言短句中亦很不容易,原来有这么一层深意:“龙”是轩辕氏的图腾,是中华民族有伟力的象征,是人们心目中仰慕与崇拜的对象。民间传说有讲“龙从云”,是说龙是躲在云间的,长隐偶现,十分神奇。故轮到陆云自我表述时,流畅地说出对句。句是“云间”二字,既扣陆云名字中的“云”字,又反映应答的主人生活在遥远的云间下面的土地上,也说明它是龙的憩息环境。句中的“士龙”,阐述陆云是一位名士,他有士人的好风度,有龙一样的好精神,在文龙面前,不失谦让作风,注意礼貌待人,彬彬有礼地作自我介绍。陆云这样自我简介,反映他站得高、看得远、高瞻远瞩,极有气魄。

好句人人颂扬,妙句四处传扬。“云间”一词逐渐成了二陆家乡的代名词,成了松江别称、雅称和尊称。凡牵涉到文人、文化、文物等方面的内容,多用“云间”,而少用“松江”。如旧籍书名《云间人物志》、《云间志略》、《云间信史》、《云间明末殉节诸臣志略》等;今人叙及松江文化历史、人文景观、文物古迹的、亦多用“云间”,而少用“松江”。如上海楹联学会祝贺松江楹联分会成立的对联:“地灵羡云间望族,人杰开海派先机。”“月映云间此地文光焕炳弘千代,霞飞塔上参天黛色葱茏寿万春,”两对句中用“云间”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凡是牵涉到经济建设、工业生产、农田水利等,多用“松江”而少用“云间”。

荀鸣鹤与陆士龙的自我介绍,还有一点值得称颂的,那就是“日下荀鸣鹤”与“云间陆士龙”成了我国最早的楹联对句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中国楹联学会发起人党江教授,援引《晋书》记载,提出松江历史上著名文学家陆士龙和荀鸣鹤的答问人名对联,才是中国的第一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。这副对联,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琅琅上口,娓娓动听,所反映之意境开阔宏博,可深思的内容博大清深。品韵无限,值得学习。

活在松江,品味松江,微信搜索“品味松江”来骚扰小编吧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